零部件名稱
故障現象及情況
原因分析
排除方法及措施
制動器
1.制動不靈剎不住車,起升機構溜鉤,運行機構溜車,斷電后制動滑行距離過大
①制動器杠桿系統中有活動鉸鏈卡住
②制動器工作表面有油污
③主彈簧調整不當或彈簧疲勞、老化、張力太小、制動力矩過小所致
④制動瓦襯嚴重磨損,鉚釘裸露
⑤電磁鐵沖程調整不當或長行程制動器其水平杠桿下面有支承物
⑥液壓推桿制動器葉輪旋轉不靈活
加油潤滑各鉸接點
用煤油清洗制動輪工作表面
調整主彈簧的張力,更換已疲勞的主彈簧
更換制動瓦襯
按技術要求調整磁鐵沖程
清理長行程制動電磁鐵工作環境
檢修推動機構和電器部分
2.制動器打不開,制動力矩過大,表現為電動機“沒勁”
①制動瓦襯膠粘在制動輪上
②活動鉸鏈被卡住
③主彈簧張力過大
④制動螺栓彎曲,未能觸碰到動銜鐵
⑤電磁鐵線圈燒毀
⑥液力推動器油液使用不當
⑦液力推動器的葉輪卡住
⑧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的80%,電磁鐵吸力不足
用煤油清洗制動輪工作面及瓦襯
清除卡住地方的雜物,加油潤滑鉸鏈
調整主彈簧,使用符合標準要求
調整制動螺桿或更換
變換線圈
按工作環境更換適宜的油液
檢查電器部分和調整驅動機構
測量電磁鐵線圈電壓值,查明電壓降低的原因并予以解決
3.制動瓦襯發生焦味、冒煙,瓦襯迅速磨損
①制動瓦襯與制動輪間隙不均勻,在機構運轉時,瓦襯仍壓在制動輪上,摩擦生熱冒煙
②輔助彈簧失效,推不開制動臂,瓦襯始終貼壓在動輪上
③制動輪工作表面粗糙
調整制動器,以達到間隙均勻,運轉時瓦襯能脫開制動輪
更換輔助彈簧
將制動輪工作面重新車制
4.制動力矩不穩定
①制動輪直徑不圓度超差
②制動輪與減速器輸入軸不同心
重新車制制動輪
調整同心度使其一致
吊鉤組
1.吊鉤組墜落
①上升限位失效,造成鉤頭沖頂繩斷使吊鉤組墜落
②重載時猛然起動,過大慣性力
③嚴重超載或鋼絲繩嚴重損壞
立即修復上升限位器,使其動作靈敏工作可靠
遵守安全操作規程,平穩起動
嚴禁超載;更換新繩
2.鉤頭歪斜,轉動不靈活
推力軸承損壞
更換推力軸承
3.滑輪損壞
上升限位失效或操作不當,游擺碰撞所致
修好上升限位器,遵守操作規程,提高操作技術
減速器
1.周期性的顫抖和響聲
齒輪周節誤差過大或齒面磨損嚴重,致使齒側間隙過大而引起機構振動
更換已損壞的齒輪
2.減速器在橋架上振動,聲響巨大
①減速器底座緊固螺栓松動
②減速器輸入軸或其輸出軸與其連動件不同心
③減速器底座支承結構剛性差
緊固螺栓
調整同心度,使其符合標準
加固支承結構,使其剛度增大
小車運行機構
1.小車運行時打滑
①軌道上有油污或冰霜
②輪壓不均,特別是主動輪輪壓太小
③同截面內兩軌道標高差過大,嚴重超過允許值
④起動過猛
清楚油污或冰霜
調整車輪軸的高低位置以增大主動輪的輪壓
調整軌道的標高差使其達到技術要求標準
改變電動機啟動方式或更換為繞線式電動機
2.小車“三條腿”運行
①車輪直徑偏差過大
②車輪安裝精度不符合技術要求標準
③小車軌道安裝不符合技術要求
④小車架變形
⑤小車輪軸不在同一水平面上,出現“瘸腿”現象
按圖紙要求加工車輪
按車輪安裝技術標準調整車輪安裝精度
調整小車軌道,使其符合技術要求標準
火焰矯正小車架,使其達到設計要求
調整小車車輪軸的水平位置,使其達到同一水平面內
小車運
行機構
1.大車輪啃軌咬道
①兩主動輪直徑不等,超出允許誤差,兩側車輪線速度不等,導致車體扭斜而咬軌
②傳動系統中兩側傳動間隙相差過大,造成大車起動不同步
③車輪安裝精度差,車輪水平方向偏斜超差過大,引導車體走斜,車輪垂直度偏差過大,導致車輪踏面直徑出現相對差而使車體走斜發生啃道現象
④金屬結構變形,引起大車橋架對角線超差,使橋架出現菱形,導致運行大車啃軌。
⑤大車軌道安裝精度差,標高、跨度均不符合安裝技術要求
⑥軌道面有油污或冰雪
⑦分別驅動時兩端電動機額定轉速不等
⑧兩端串入的電阻器有斷裂者,致使兩側在運行時速度不等導致車體扭斜而啃道
重新車制車輪,使兩直徑相等或更換兩主動輪
檢查傳動軸鍵聯接狀況,齒輪聯軸器
返回頂部
在線客服
0373-8625222
0373-8622600
0373-8061999
掃一掃 關注我們